根据下列材料改编成新闻性言论并模拟主持高校师生:我们现在是何关系? 一学期结束了,学生还没找到教室。徐老师在该校属于“人气指数”很高的老师,其选修课是全校选修课中选修人数最多的。尽管如此,在期末考试时,仍有不少学生打电话过来,询问上课教室和作业题目等。徐老师经常为此很困惑:真不知道现在的课该怎么上,难道仅仅是老师没有吸引力? 我不敢奢望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西北师大的石老师环顾四周,原本嘈杂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在将近一分钟的沉默之后,石老师不得不放弃了提问。他说,我不敢奢望同学们举手回答问题。
师生之间,仅是利益与金钱关系? 有学生戏称,现在的课可分为“选逃课”和“必逃课”。而课堂现在是上课的各忙各事,逃课的理由万千。学生陈旭彪感觉,是金钱让人心变冷,欲望沸腾,把纯洁的师生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益与金钱关系。结果就是:“一个学期结束了,你完成了你的任务,我拿到了我的学分,一笔生意做完了,各有所获,两不耽搁”。
学生没有敬畏感,老师没有神圣感!
老师不认识学生,学生不认识老师,师生之情的缺失.使得学生对老师缺乏必要的信任尊重,没有敬畏感,老师也因此对职业没有神圣感,造成恶性循环。
(素材改编自《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16日)
【模拟主持】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关注》。
老师和学生永远是大学校园里的主角,可是通过刚才这段短片的报道我们发现,老师和学生这两大主角之问的关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正在发生着令上一代人瞠目结舌的变化。
一边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指责,老师批评如今的学生冷漠麻木、学风很差,学生抱怨老师讲课枯燥干巴、了无生气;一边是一些大学教师开的博客备受学生拥戴,只要一更新就有学生抢着去坐“沙发”。这样的师生关系是冰冷还是融洽?
一边是学生和任课老师在校园里相遇却如同陌生人不理不睬,老师说现在的学生眼里根本没有老师;一边是学生们正热衷于在网上点评老师,这样的点评还从校内蔓延到校外。师生之间是彼此漠视还是非常在意?
一边是学生自认为师生之间已经演变成赤裸裸的利益和金钱,学生花钱拿了学分,老师完成了工作任务,然后各不相干;一边是一些辅导员都感觉自己成了学生的保姆,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大事小事,都要第一时问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的师生关系是近了还是远了?
一边是大学校长们批评现在的学生不知感恩,对母校没有感情一边是网络上总有学生在为自己的学校排位应该靠前打着口水仗,以种种事例、数据来证明自己的学校有多好。师生情谊是浓了还是淡了?
众所周知,师生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哪里能构建和谐校园? 在大学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在校园里不断涌入特立独行的“80后”、“85后”乃至“90后”的时候,高校师生关系是如同这篇报道里所说的“渐行渐远”还是别有一番景致?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大学校园里是不是也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好,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