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是我校极具特色、广受瞩目的学院之一。
在人们的眼中,这里的学生男俊女靓,出现在各大媒体,光鲜亮丽,不知招来多少钦羡的目光。他们或与国际政要谈笑风生,或站在各类竞赛舞台上摘取桂冠,或亮相各级媒体广受民众关注,更有“国嘴”、“国脸”等一系列称号,让这个学院成为无数人心中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圣殿。
然而,当你走近她,你会发现这里的人才培养其实是那么的朴实、踏实、贴近生活。
师说:希望学生们能够顶“天”立“地”
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在这方面具有优良的历史传承。从播音主持的属性来看,它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新闻性,开设课程就要与新闻教育相结合,播报的时候也不是简单的阅读一条新闻,还要体悟新闻背后的内涵与情怀。比如十三五规划、政府工作报告,学生们都要通读并理解,播报“一带一路”的新闻就得先了解国家的战略部署到底是基于怎样的考虑,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天然结合的鲜明体现。从教学理念来说,这是寓责任于专业教学之中,是一种更高的教学追求。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李洪岩副院长告诉记者,“从入学开始,就需要同学们树立未来的职业传媒人的概念。不仅仅是做技术型的传媒人,更是做有社会责任感的、能够传播社会主要信息的、体现民众对社会关注度的传媒人,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学习把专业知识和将来的职业定位以及社会人的职责需求相结合。”学院希望培养“顶天立地”的精英型新闻人才,意思是于上要了解党和国家政策,于下要知悉国生民情。简而言之,就是培养的人才既要精于专业,又要有很高的政治素养。
在这方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形成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方法。在学院开学新生典礼上有个很特别的环节:宣誓。全体新生在优秀毕业生的带领下,面向班旗,庄严宣誓,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发出党和政府的声音,做一名合格的传媒人。 “入院宣誓”仪式,旨在让新生从踏进学校学院大门的第一天就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意识到今后的发展目标,从而增强学好专业、报效祖国和人民的自觉性、自豪感。
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学院一直坚持的教育方式。作为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李洪岩老师分别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了介绍。
以课堂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的初期,也就是创作基础阶段,无论是上课选材的内容还是作品,都是精挑细选的,既关注社会热点、展现时代特征,又弘扬正能量。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是将新闻、文学与专业素养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注重练声,更要传达信息,传递内容。业务训练阶段,要进行综合播报训练,以《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课程为例,学生需要进行新闻播报、新闻评论、现场报道等专业训练。新闻播报即报送最新的关注社会热点关系国计民生的消息。学生要想读好稿子,就必须对国家整个宏观的政治层面、政府的规章制度层面,以及发展规划层面都有一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进行播报。语言表达要讲求主次轻重,但一个重音绝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是以理解为基础的,通过多种多样的表达技术手段,将播报人的理解呈现出来,才能实现最好的、最有效的传播。因此,学生在学习每一个专业训练内容的同时,都会自然地将专业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方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不断加强与业界的合作,与云南卫视合作近三年的节目《主播新鲜看》就是帮助同学们以大学生身份和主人翁心态,去关注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现象。通过播报节目内容,同学们会自然而然地站在职业传媒人的角度去发掘观点,而不单单是以大学生的身份。多重身份的组合不仅展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特点,同时同学们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其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将专业学习的成果在社会层面上进行了公益化的推广和展演,连续多年同学们把朗读作品带到首都图书馆、盲人图书馆、敬老院等,面向市民、盲人朋友和老年人朋友去做公益展演、朗诵。同学们将专业知识深入实际,事实上在经历着关切民众生活的同时,同学们对个人的认识、思想政治方面的素养、甚至人生观的重塑,都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和特色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每月都会举办一次“文化名家系列讲座”,该讲座连续8年举办了一百多场次,百余位专家、学者、名家均获邀来过,讲授内容横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新闻、影视、戏曲戏剧等多个领域。经过18年的发展,“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至今已成为全国高校朗诵艺术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众多大学生朗诵爱好者纷纷参与其中,交流专业,传承经典,展示有声语言的独特魅力,传播中华传统经典文化。近两年,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同抒爱国情,共传华夏声”等为主题的朗诵,不仅展现出有声语言艺术的瑰丽,感受到文学的力量,还体现了青年学子对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勇于肩负家国情怀。可以说这既是文化活动也是专业实践,让学生们在多样实践中塑造良好的品质。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一直致力于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坚持用声音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用声音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用声音挥写华彩的篇章。
生言:90后亲赴兰考体悟焦裕禄精神
第16届齐越朗诵艺术节以“同抒爱国情,共传华夏声”为主题,决赛场上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学生郭长昊和丁楠的作品《一棵树,一个人》从不同角度再现了焦裕禄书记为兰考鞠躬尽粹的一生,真切、真挚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这部作品还获得了由教育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暨廉洁教育系列活动表演艺术类作品一等奖。
谈起这部作品创作的初衷和经历,郭长昊无限感慨。“参加齐越节比赛那年的主题是焦裕禄,看了三天关于焦裕禄的影视作品,但并没有什么创作思路,感觉焦书记确实是个好人,可是就是写不出来好稿子。很想知道50多年前焦书记到底在那儿做了什么,所以我们决定去一次兰考。他的形象是政府宣传出来的,还是老百姓真的就从心里感激他。”带着这些疑问,郭长昊和丁楠两个人来到了兰考。对于这两个90后而言,焦裕禄不过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那张图片,兰考也不过是距离北京667公里外的一座小县城。不去真听、真看、真感受一下,饱满的感情从何而来?
到了兰考,他们见到了焦书记当年亲手种下的第一棵焦桐树,已经50多岁了却仍枝繁叶茂;魏善民老人从父亲那里接过扫帚,在焦桐树下义务打扫了30多年;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每日坚持绕着这棵树,陪焦书记“说话”。他们发现当地人对于焦裕禄和他所种的树的感情是没去过那里的人所无法想象的,每次在听到、看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都没法儿控制自己的感情,时常忍不住落泪,觉得焦书记真是太不容易了。于是他们怀着对焦裕禄同志和热爱他的兰考人民的尊崇之心,结合他们此行的心路历程创作了《一棵树,一个人》这部作品。
在兰考,我们发现几乎每个兰考人都愿意给你讲讲焦书记的故事,而他们多半会提到焦书记种下的那棵焦桐树。
人们看到的是焦桐根深叶茂,想着的却是焦书记的身影,还有他治理好兰考的决心。
今天的兰考大地上,黄沙、盐碱、内涝、饥荒已然不再,和焦桐树一样繁盛着的是焦裕禄精神的传承。
从兰考回来,我竭尽全力地想把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所经历的都告诉你们,但面对焦书记,所有语言都变得苍白。
这些日子,在我脑海中,一直挺立这那么一棵树,一棵依然根植在兰考大地上的焦桐树。
还有一个人,一个渐行渐远却从未离开的人。
我们谁都没有见过焦书记,但似乎,他在我们周围,已经很久很久了。
——节选自《一棵树,一个人》
“没去兰考之前,苦苦思索却毫无头绪,因为我们只把它当做一个比赛作品处理。真的只有当自己亲自踏上那片土地,听到那些朴素的故事,才会表达出真挚的感情,传递出真正的感动,让大家也有去到那片土地的冲动。”郭长昊回忆起参赛的那段经历时平静地说着。他们也曾把《一棵树,一个人》带到首都图书馆做公益展演,用青春之声传扬和歌颂焦裕禄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染了更多人。两个90后的大学生,为了更好地讲述焦裕禄的故事,自发去兰考,去了解那里的人,去追问曾经的事,这种追寻与传承的精神已经超出了作品本身的意义。
践行:书生意气聚焦农村土地
2015年12月8日,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举办“书生意气聚焦三农——关于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全国政协重点提案的辩与论大会”,同学们以“农村土地确权”为主题,围绕与该主题相关的全国政协提案,在讨论、辩论、提问三个环节中展开交锋。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论辩大会,既推动了高校青年关注政府重大决策,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打造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大会结束后,在场的许多部委领导都赞不绝口:“学院能把土地确权作为教学实践的一个活动,让我们的学生、让人民群众走向、走进人民政协,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事情。”
2015年7月,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门就“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相关法律问题与对策”进行协商座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委员,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教授觉得,如果能以土地确权问题为切入口,将全国政协与最具活力的未来媒体人连结起来,打通青年学子参政议政的渠道,对培养接地气、有担当的新闻人才会大有帮助。
来自口语传播系的张路斯老师是这场论辩大会的总负责人,她坦然告诉记者,对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显得过于专业,非常陌生。为了让同学们搞明白农村土地的相关问题,同学们阅读参考了大量书目,不仅有经济学、社会学的书目,也有辩论、思维方式方面的书目,甚至出现了图书馆的《资本论》被借光的“奇景”。张老师说,其实《资本论》一书并没有在布置书目之列,同学们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对一些问题刨根问底却不得其解,为了把问题弄明白,他们自发地去借《资本论》研读,于是就出现了图书馆《资本论》被借光的情况。
三个月里,学院共组织了18场讲座,让同学们了解党和政府的决策,了解决策的形成过程和依据,还有决策背后所承载的责任和思考。来讲座的可谓大腕云集,有与农业、土地相关的官员、专攻农业问题的专家学者,还有诸多辩论名师。有同学说,“专家阵容强大到不敢想象”。也有同学感慨,“三个月来我们看了十几本书,阅读相关论文500多篇,人民日报政协提案中央一号文件如数家珍,我们听了十几场讲座,从对土地问题一无所知,到如今成为了半个专家。”
要彻底弄清楚农村土地确权问题,知晓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光靠听取讲座、阅读文献还不够,还必须亲自到农村去考察感知。同学们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农业部的热情协助。农业部给同学们推荐了六个涉及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问题的地区,同学们分成六个调研小组,分头到北京通州、昌平、大兴,河北平泉、唐山,甚至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赴黑龙江阿城进行考察。在宋庄,同学们了解到老百姓进城打工后空出了很多房子,当地政府把这些空房子统一收起来,租给画家,于是形成了现在的宋庄画家村,老百姓也从中得到了收益;在河北平泉,当地生产的蘑菇远销国内外,韩国人都买他们的蘑菇,原来依托土地确权政策,闲置土地得以流转,有商人将这些土地集中承包,进行大面积的种植,形成了规模效应。一位去黑龙江阿城调研的同学说,以前虽然和农村有过接触,但从来没有思考过土地的问题,更别说亲自操纵器械去测量土地面积了。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同学们感到曾经在书本上读的、教室里听的的农业问题,瞬间是那么真切。
三个月的精心准备,换来的是同学们在论辩大会上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讨论”环节,同学们就北京通州区“小产权房”问题、北京大兴区土地入股问题、黑龙江阿城确权中的土地丈量问题,结合实地调研获得的采访资料及大量图表数据,各持立场进行讨论;“辩论”环节的辩题是“土地确权后工商资本下乡,农民与工商资本谁是农村改革的主体”。正、反双方以理性、犀利的言辞陈述观点,从短期效应谈工商资本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又从长期效应论农民自身的生产能动性与积极性对农村改革的推动。深刻理性的分析辩论让评委专家眼前为之一亮,不禁连连夸奖:“你们提问好、回答也好,口齿伶俐、语言犀利、非常专业,可见你们在这些问题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三个月的锤炼让同学们成长许多,他们写下一篇篇文字,寄托激荡在心间的所思所感。参加辩论环节的郑玥同学写道,“也许我们的观点稍显稚嫩,但在激烈的争论中,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振奋,我第一次意识到作为中国新一代青年人该有的格局与眼界,第一次认识到这是作为未来媒体人必要的情怀与责任感。”
张老师告诉我们,不只一个学生告诉她,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土地上”。这里的“回到土地”有着多层寓意,他们站到了祖辈们耕耘过的土地上,学会了如何脚踏实地研究问题,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和关怀,也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紧紧联系了起来。
“你们要告诉所有人,大学生从来没有离改革那么近过,离农村那么近过,离土地那么近过,这不仅是对你们自己的提升,更是要给那些为土地奋斗了半辈子的老者们信心,让他们看到国家年轻的力量。”这是鲁景超院长的评价,也是谆谆寄语。
从云南电视台的“主播新鲜看”,到郭长昊亲自走兰考,再到关注现实的论辩大会,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将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紧密融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之路。正如鲁景超教授所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找到切入点,将封闭的课堂变成开放的课堂,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被动地接受到更敏锐、更开放、更全面、更客观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期待并且相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在这条路上会走得更远,更好!
播音主持网( 冀ICP备16000457号 )基于Discuz!X3.4开发
© 2011-2015 cnbyzc.com技术支持:新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