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院校 重庆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

2898 · 2016-7-26 16:19 ·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网

四川外国语大学(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川外”,位于中国重庆,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市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是中国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四川外国语大学始建于19504月,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19511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附设俄文大队;19535月,成立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95月,扩建为四川外语学院;20134月,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

截至2013年底,四川外国语大学占地面积1077.8亩,校舍面积449054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562.22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519.63元;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91.5万册;下设22个教学院系(部),本科专业36个;拥有在校生人数14833人(其中硕士生1356人、本科生13209人),专任教师810人。

 

创办时间:1950

学校类型:语言类

学校属性:市属普通高等院校

现任校长:李克勇

办学层次:本科

招生范围:重庆、四川、甘肃、山东、湖南、山西、广西

招生人数:48

收费标准:10000/

最新简章: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知名校友:何道宽、刘小枫、邓正来、曹平等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

学校官网:www.sisu.edu.cn

联系电话:65385238

 

新闻传播学院介绍: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学校建设多科性外国语大学重点发展的二级院系之一。学院结合四川外国语大学办学优势与特色,以培育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理性精神、人文内涵”,熟悉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规律,掌握各类媒体传播技能的高素质信息人才为目的,全面贯彻“国际视野、复合融通、理实并重”的办学理念,突出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的办学特色,经过10年发展,已成为一个学科专业齐全、社会影响逐步扩大、富有特色的国际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由原我校社科系新闻学专业和英语语言文化系广告学专业于20056月合并组建而成。

1995年,我校基础部汉语教研室筹办国际新闻专业。1996年,四川省委同意我校试办国际新闻专业。当年5月,学校成立社科系,招收首届国际新闻方向学生。199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开办新闻学本科专业。同年,新闻学专业并入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019月,经学校批准,该专业重新回到社科系,设立国际新闻教研室并招生。

原英语语言文化系广告学专业,2003年由重庆市教委正式批准设立,同年开始招生。20056月,经学校研究决定,社科系新闻学专业与英语语言文化系广告学专业分别从原教学单位独立,合并组建成新的新闻传播学院。

学院下设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六个本科专业。2007年开始招收文化与传媒方向硕士研究生,2011年申请成为独立的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更名为文艺与传媒。2014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获教育部批准,2015年正式招生。学院同时申请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跨文化传播博士研究方向,为博士教育奠定基础。目前全院有本科生、研究生共计一千一百余人。

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工4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9人,讲师16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6人,双语教师9人,实验员1名,外聘教授、媒体专家共15人。有重庆市中青年杰出专家1名,中青年骨干人才3名。专任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名校。部分老师曾先后出国深造,在国外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具有较强的双语教学能力。多数老师具有媒体从业经验,在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新媒体等领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和丰硕的科研成果。

学院设有传播与发展研究、对外传播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认知传播研究四个校级重点科研机构,在中西新闻比较、区域广播电视传播、传播理论与方法应用、受众策略、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媒介文化、文化产业等方向领域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3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出版学术专著27部,发表论文300多篇。

学院教学成果丰富,人才培养效果突出。新闻传播学为财政部支持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重点学科、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新闻学、广告学为市级特色专业;共出版教材5部,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8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共有7门市级精品课程,1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1个市级实习创新基地,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0余篇。学院为社会培养了3000余名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信息传播人才。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外语能力强、专业技能熟,在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广告大赛、摄影比赛、微视频大赛、挑战杯比赛、齐越朗诵节等各级比赛中获奖100余项,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的对外合作建设,学院与国内外高校、业界建立了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学院的产学研合作与实践实习基地与中央媒体、地方媒体、英文媒体、中文媒体等多类别、多层次的合作基地共40余个,为专业学生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同时学院不断推进与国内外高校合作,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传播学院、香港浸会大学、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美国德雷克大学、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等10余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动本科人才互换、2+23+2等人才培养项目,拓宽教师海外进修和学术交流渠道,国际化特色鲜明。

学院成功举办了“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年会”、“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高峰论坛”、“全国首届认知传播研究高峰论坛”学术会议,积极参加中国传播学会、新闻学会、广告学会、网络与新媒体学会、新闻教育史学会等学术团体,成为常务理事或理事单位,提升了学院认知度,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

学院有学校和系部两级专业双语图书文献、音像资料中心,共有各类中外文藏书5000余册,影像资料500余张,订阅报刊、杂志30余种。学院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资金和学校配套投入,先后5次申报项目,获得了1150万元资助,建成了总值1200多万元,覆盖印刷媒体、影视、网络新媒体等各类传播技能实验的综合实训中心,并申报获批为重庆市市级实验示范中心。传播技能综合实验中心包括新闻摄影实验室、电视摄像实验室、非编实验室、演播实验室、艺术设计实验室、融媒体实验室,设备优良,管理制度完善,实验效果突出,已成为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有影响的新闻传播学科专业重要的实验、实训基地。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新闻传播、教育培训、管理宣传等工作的应用性、复合性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以及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创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掌握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1. 掌握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播音学、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哲学、政治、历史、经济、法律、美学等多学科知识;

2. 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具备良好的播音主持发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新闻、综艺、社教专题等节目的播音主持能力,具有文学作品朗诵和影视剧演播、配音的创作能力;

3. 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宣传报道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具有新闻宣传报道、节目制作的基本能力,熟悉基本的传播技术及设备;

4. 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使用网络、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三、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音与发声、播音创作基础、播音文体业务、节目主持艺术、普通话训练、表演理论与技巧、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外新闻史、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新闻摄影与摄像、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等。

四、就业去向

毕业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媒部门、其他文化系统以及影视文化传播公司从事主持与播音、新闻采访、编辑等工作;在政府或企业外事部门、驻外机构、涉外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从事国际新闻传播工作,也能在教育部门,培训机构等从事播音主持教学工作。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实行37年弹性修业年限。


校园风景:





棒棒哒

弱爆了

纳尼!

哭瞎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注册

播音主持网( 冀ICP备16000457号 )基于Discuz!X3.4开发

© 2011-2015 cnbyzc.com技术支持:新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