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 播音论文 地方《新闻联播》播音质量现状探讨

地方《新闻联播》播音质量现状探讨

2699 · 2016-9-29 15:37 · 来源:《今传媒》 作者:苏紫岩

  【摘要】中央台及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尤其是新闻联播节目,是各级政府开展宣传的主要平台,相对来讲比较严肃和规整。而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思维情绪、价值观趋向、审美心理等各个方面复杂、多元而善变。在这种大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无论在播报方式、主播造型、观众体验等方面都应更加注重传递主题的个性、活力,增强播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文着重对一线新闻播音员应该重视和改进的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闻联播;播音质量;语言规范;心理准备;分寸感;得体的镜头感

 

  一、引言

  因笔者工作的关系,时常观看中央台及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尤其是新闻联播节目,以央视《新闻联播》和地方各级《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消息类电视新闻是各级政府开展宣传的主要平台,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以政令社论、党的方针政策、科学技术及艺术、民俗风情、民生民情居多,相对来讲是比较严肃和比较规整的,来不得半点马虎。长期以来,《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给人们的印象是:正襟危坐、字正腔圆、规范庄重。而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思维情绪、价值观趋向、审美心理等各个方面复杂、多元而善变。在这种大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无论在播报方式上,还是在造型上都要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交流和沟通,更加注重传播主题的个性与活力的呈现。新闻主播在准确有效传达信息的基础上将声音、形象和表情达意的情感有机融合继而鲜明生动地传达给观众与观众愉悦共鸣,来增强播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1]。

  在“互联网+”、跨平台、多屏幕、全媒体融合的大视频生态环境下,作为传统媒体的各级广播电视台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因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将面临最大的挑战。依附于节目的新闻主持人的优劣也就决定了节目的质量、传播面、影响力及收视率等,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声形俱佳、相对稳定的新闻节目主持人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笔者观察各台新闻节目,对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感受。以中央台海霞、康辉为代表的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精准大气,表现出了黄钟大吕的国家形象和气质,但也有一些地方台个别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年龄小、阅历不够、基本功不扎实;还有些年轻主持人政治素质欠佳,敬业意识、“大局”意识不强,缺乏工作热情和激情,只求完成工作,不注重播报质量和效果;还有的认为“美丽、漂亮,只要好看就行”,不分节目类型,一味追求外表的时尚光鲜等都是现阶段新闻播音从业人员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且应该重视和改进的。笔者就此从一线新闻播音员的经历出发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播音质量及工作要求作一探讨,以与同道共勉。

  二、落实语言规范是新闻主播的义务

  任何一个新闻媒体的新闻联播类节目一定是要准确、严谨、简明,新闻形式的严谨和内在的力量让诸多热爱新闻播音的人一直在不懈努力坚持着,它的特殊性让从业者如履薄冰且锱铢必较,这就需要播音员必须用规范庄重、字正腔圆的播报功力去传播,展现出过硬的业务素养。扎实的基本功包括语言内部技巧、外部技巧的有机结合运用,准确规范、清晰流畅是对新闻播音员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新闻主播的义务,是其专业发展的灵魂,任何时候都要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然纵观各地方台新闻节目,每天或多或少都有念错字、语意不明、重音选择不妥、轻重格式不对等现象发生,这对每一个在职的新闻播音员提出了更细致、精准的职业要求,因为语言规范就是主持人的职业操守,这毫无异议。

  三、新闻播报发声的心理准备至关重要

  语言是“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2]而产生的,人际交往中的这种“非说不可”的冲动就构成了声音发出之前的“心理预热”,心理充分预热的过程会自发地调整自己的呼吸、吐字、制声、共鸣等发声器官,帮助自己达到说话的目的。播音发声和人际传播一样在发声之前要充分进行“心理预热”,挖掘声音发出之前的内心冲动,让稿件的播读和观点的传达变得“非说不可”,使播音员的声音更入耳、更入心[3]。目前,有不少播音员在播报时“见字发声”,没有语境,没有交流,没有创作,语意不明,主次不清,逻辑散乱,同样一篇稿件,有“播讲欲望”的和有“心理预热”的结果截然不同;不同的播音风格的心理预热过程融入其中会显示出不同的特色,这就是播音创作的过程。

  影响播音发声的心理预热包括诸多因素:1.首先身份认同,身份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包括用声的差别,播音员应该清楚地知道“我是谁”,播音员主持人是代表电台电视台乃至于代表党和政府讲话,应当鲜明地强化大众传播意识,从“新闻人”的身份出发思考问题和调整自己的声音,这种心理预热就是自身的身份认同,有了身份认同的判断才能体现出好恶态度;2.立场态度是对于人说话而言,有态度是实现言语交际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播音员基于自身传媒人、新闻人的身份和所处立场,对播读、谈论内容的看法、态度表现出倾向立场也是发声前的心理预热,它会使声音的使用更有指向性;3.动机是人们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播音员的发声动机即“我为什么说”,也就是说通过表情达意引导受众认同自己所传达的情感和观点,并影响观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朝着主持人引导的方向转变,实现声音的“影响力”。除了有影响力还必须有信念,强烈的信念不仅是坚定地相信自己,还希望影响别人的信念,充分地做好心理预热,这样发出的声音才有依据和章法,也就更容易吸引观众。

  四、新闻语言分寸感的把握是好的播音的关键

  播音主持是新闻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把握分寸显得尤为重要,这事关传播目的的准确性和信息接收的有效性。播音主持人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二度创作时,对稿件的各个要素都要拿捏得确切适当,要体现分寸感,把握得“过”和“不及”都是对信息的错误传达容易造成受众对信息的误解,直接关系到国家、各级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

  分寸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基调、情感、用声。播音创作者都知道基调是整篇稿件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态度,是播音主持创作中首先要明确的,一篇稿件是欢快还是高亢,是深沉还是悲伤,做为创作者要运用自己的直觉、感受、思维去把握,揣摩出写作者的思想意图,正确地传达作者意愿,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既尊重原作又能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在具体工作中,有些播音员表现出来的是基调不明或不妥,这就需要播音员多播、多听、多感受。

  播音主持的创作离不开内心感情的触动,我们说“未成曲调先有情”在主持人张口未出声之前心里要先充满感情,有感而发、情真意切是播音创作的灵魂,要做到真情实感,而不是为文造情、无动于衷。情感的抒发也需要有分寸感,情感分寸主要表现在播读中情感在外溢时的理性控制,要做到诸如“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感情要处理得恰到好处、收放自如,让观众得到真正的审美享受。分寸的把握还体现在起调高低、对声音虚实等技巧的运用上,不同内容、场地、环境、距离等都要进行不同程度地衡量,才能传递出清晰、优美、舒服的声音。电视是声画结合,用声还需注意与画面的结合,不要让声音游离于画面之外而显得突兀,配音时,音量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离话筒近一点还是远一点,都关系到声音传出来的美感和质量。播音主持创作还需要重视人的价值,注重人文关怀,有的播音员在节目中总是展示所谓“完美”的一面,端着架子,不以“普通人”的面貌出现,往往自我陶醉疏远了受众[4]。这就是没有把握好分寸感,没有体现出创作者的人文关怀精神。还有在平时的新闻采编工作当中,有些时候因为稿件较急或稿件来得晚,通常记者只要求赶快配音,要速度快,结果导致播音员疲于应付工作播成了流水账、两张皮的结果,因此,既要有速度、有感受力,又要把握分寸,需要播音员反复实践体会,不断积累处理稿件的能力,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功力,这样才能敏锐把握“度”而收放自如,让播报更富有传播魅力。

  五、得体的镜头视觉感受

  电视新闻主播是电视新闻节目与观众交流和沟通的的纽带与桥梁,是公众人物,其肩负着信息传播的使命和责任,电视的传播特点决定了新闻主播要从“视”和“听”两种不同的传播途径去全面把握和体现信息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形象是视觉信息的组成部分,它以无声语言的形式传递信息辅助于有声语言,给观众带来审美享受,它直接反映并代表着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素质、精神状态、理想追求和审美情趣。在电视传播中,一名专业的播音主持工作者在出境前构思及准确定位形象是不容忽视的,任何错误的视觉信息都会干扰甚至破坏节目的整体信息和形象,所以说学习一些形象造型对新闻主播来说也是一种修养,可以消除视觉上的不良信息,塑造出符合电视传播要求的职业形象,在视觉上感官上给观众带来美感享受,提高可视性。而一味追求外表的时尚光鲜,认为“美丽、漂亮,只要好看就行”,不分节目类型,不顾“美”的寓意,错把流行潮中的“美丽”强加在新闻节目中是不妥的。比如在有些地方台新闻节目中,新闻主播有的佩戴较为夸张的假睫毛、过重的强调眼妆修饰,增加了面部的表演色彩,从而影响到了新闻节目的自然和严肃性;有的上新闻节目佩戴夸张的美瞳隐形镜片,好像看上去眼睛比原来大了,其实美瞳镜片会影响主播的眼神光,眼睛会看显得比较死板空洞无味,减少了与观众眼神的交流感(金话筒评委媒介高级研究员靳智伟如是说);有的在着装上忽视职场着装的基本要求,为展示身材而衣着紧裹,内搭背心过低,过于裸露性感,甚至以展现所谓流行的“女人的事业线”为美,有失得体和职业感,电视新闻播音员毕竟不是演员,也不是模特,更不是时尚达人,只要表现出适宜的风格、状态以及信息氛围,把握内在、外在的美,形声统一,呈现出真实自然、大方得体、亲切生动、美丽而具有朝气自信的特征即可。

  当下,主流价值观下的新闻女主播形象定位应该是干练而自信、快速而明晰的语言风格;男主播应该是形象稳重而镇定、掷地有声的播报感受。尤其女主播的标准是现代职业女性精干大方的气质体现,而不是一味追求时尚性感网红脸,错把“媚力”当“魅力”。朴实无华的自然流露内在气质是新闻主播魅力的最佳表现方式,常播常新、保持特色,自信、有活力,得体、准确而精彩的镜头视觉形象在传播中不可取代,重视自身出镜形象的驾驭能力培养是从事新闻播音工作的需要。

  六、风格多样化成为必然,需重视全媒体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由于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的自身属性及中国电视新闻的特殊地位,它的播报方式的改进和改革有必要不断进行,但随着电视新闻的改革,在新闻内容、表现形态、表现手段、节目策划等“一度创作”方面有所改观,更加贴近观众的需求,现在新闻现场报道多了,演播室直播连线多了,能够及时报道大家所关心的各种国内外大事,如自然灾害、重大案件、考古发现、阅兵式、重要仪式、节日氛围等,观众都能获得亲临现场、体验历历在目的满足感,更加感受到“地球村”的存在与成为现代文明人的现实。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也由以往特殊时期的“冷”“僵”“远”变为“热”“活”“近”,表现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新闻传播主体,这样的语言,才会有思维、有情感、有态度,言语由衷、分寸得当。新闻播音员在电视新闻风格改革过程中,必须作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尽可能以自身的努力和自身的个性色彩,成为对电视新闻节目风格和个性的改变起到促进作用的能动的要素之一[5]。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受众提供着多种多样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电子信息产品,由于在传播终端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全媒体以其便捷快速的传播效果在人们的快节奏的生活中站稳脚跟,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信息传播中起重要作用的电视新闻主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了解全媒体的特点,就要有对信息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处理的能力,拥有准确的判断力来选择有效的传播方式。这就对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主播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高度精炼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全媒体演播室是多机位、多层次、多板块的灵活表达。新闻主播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是做好节目的基础,还有新闻主播语言的多样性,要有准确、生动、流畅、积极、丰富、概括和立体的语言体系,对全媒体手段和技术技能运用要自然流畅、动作熟练、操控感强给人全方位、立体、多维的信息沟通效果,熟练掌握微博、博客、QQ、微信、微直播等传播终端,提高新闻主播通过网络筛选、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新闻主播还必须长时间关注社会热点、深入了解、研究社会问题。全媒体形态下,主播们需要多元的、全面的媒体素养,这对新闻主播的功能来说也是一种扩展。

  从新媒体到与传统媒体融合之后的全媒体,我们对于地方新闻联播类节目播音员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媒体发展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可以肯定的是,新闻播音员的话语权在全媒体时代中是不会消亡的,反而会更强大。这也就为新闻播音员提出了更高、更多的基于基本素质之外的要求,政治坚定,语言规范,功底扎实,底蕴深厚,气质优雅,精干睿智,声形俱佳,富有个性,亲和真诚,知性魅力,在此基础上永远不忘“做人”,将主流价值观道德观加持于自己,德艺双馨,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全媒体时代站得住、站得稳脚跟。

  参考文献:

  [2]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M].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3] 王峥.强化播音发声的心理预热——对播音发声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4] 陈媛媛.如何把握电视新闻播音艺术的分寸感[J].民族艺术研究,2010(2).

  [5] 徐俐.试论电视新闻播音风格多样化的可能性[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棒棒哒

弱爆了

纳尼!

哭瞎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注册

播音主持网( 冀ICP备16000457号 )基于Discuz!X3.4开发

© 2011-2015 cnbyzc.com技术支持:新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