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动作的呈现往往都是和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
甚至于比面部表情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真实情绪。
之前风靡一时的各种剧里。
警方使用“微表情”破案大家一定不陌生。
情绪是一种以生理唤起主观感受的变化特征的心理现象,因为大部分人都对腿部双脚和其他肢体的动作不太关注,根本不会考虑掩饰或者伪装这部分的肢体动作,而这种掩饰和伪装常常都会在脸部上演。人或许可以假装镇定自若的表情,可是如果他双脚手部细微的小动作,也可能出卖他。
因此剧中人物往往因为肢体的动作不自觉就透露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
。
那么体现在舞台演出时。
演出人员自然是不会对情绪进行掩饰。
而是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音乐、舞蹈、朗诵上都会看到类似的例子。
Chuck Berry 在1956年登上 DJ Alan Freed 的节目,由于他的丝质长裤太皱有点尴尬,因此 Berry 企图把裤子藏在吉它后面,他做了一个童年表演的舞步,一边蹲下单脚移动一边继续弹吉它,粉丝简直疯狂了,从此鸭步成了Chuck的招牌舞步。
杨丽萍2016年力作《十面埋伏》,这部以楚汉之争为背景的舞剧,从舞台设计到舞蹈动作,都做出了极为大胆的尝试。其中,青年男演员胡沈员饰演虞姬,就是颠覆观众既有印象的尝试之一。从全裸登台,到粉墨虞姬,胡沈员表示,他在用舞蹈的肢体完成与观众的交流。
徐涛洒脱奔放潇洒,在舞台上,诗为现场音乐增加了文艺性,而音乐演出又为诗歌活动提供了一个流行热闹的平台,动作的肆意奔放使表演更具有生命力。以上种种都让清冷的诗歌重现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它恢复了诗的音乐性,恢复了诗人表演这一表达方式。
舞台上,演员表演时所产生的每一个调度、每一个动作。
一般情况下会在遵循“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高先低、欲东先西”的规则上进行的。
演员表演时离不开用动作表达人物,而动作的使用最忌讳的就是直来直去、见棱见角。
不论是动是静,都要讲究,不能小视的事情。
一个普通的舞台,超不过五十平方米。
如果它一米的距离相等于实际生活的一米距离,一寸一尺也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一寸一尺,那演员的活动天地就受到了限制。
表演上就没有更多、更自由的回旋余地了。
因此,演员表演时,其活动的空间领域,可以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予以扩展和延长。
演员多走几步,可以表步示角色多走了几十米或几千里,在观众的感觉里,就起到扩展和延长舞台空间的效果。
朗诵讲究在虚拟表现手法中,在观众的欣赏视角中,把不太大的舞台空间变成相当广阔。
这是有助于朗诵者表达更加文章更深层含义的。
舞台上,朗诵的姿势在舞台上起扩展和延长舞台时间和加深观众视觉印象的作用。
朗诵者做一个“指手”时,如果按真实生活中那样。
播音主持网( 冀ICP备16000457号 )基于Discuz!X3.4开发
© 2011-2015 cnbyzc.com技术支持:新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