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节目关心的是老百姓认为的“奇事儿妙事儿和新鲜事儿”,关注的是老百姓的“关心事儿和烦心事儿”。
中央电视台的著名播音员赵忠祥曾经说过:什么是播音,什么是播音腔?播音腔其实是代表着播音员对上级文件精神的的传达,就是自上而下的一层一层的把上级文件的精神传达给你,它要的就是庄重、大气、有鼓动性。很显然,民生新闻的定位决定了:它的配音并不适合这个风格。
应该用什么样的风格来给民生新闻配音呢?
遵循总体风格
民生新闻的总体配音风格应该是讲故事的风格,就是为老百姓讲述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华尔街日报》的头版撰稿人威廉*E*布隆戴尔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写道:“新闻就是——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份儿上,让它有趣一点”。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民生新闻的配音风格。
但是,有趣并不等于“新闻的泛娱乐化”,并不等于在配音中使用故弄玄虚的语气,并不等于在配音中无谓地使用“顿、折、停、连、转”的技巧制造无关的噱头。这种“有趣”的配音风格追求的效果是:在用配音诠释完每一条新闻后,市民能够拥有一种微笑的、回味的休闲状态,并且忘记配音人员的存在。
因此,在表面体现出来的“有趣”背后,深刻的人文关怀才是民生新闻配音风格的基础,“有趣”只是表达方式。对于旁观者来说,每一个故事都只是故事而已,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都是百分之百——或者是百分之百的幸福,或者是百分之百的愤怒,或者是百分之百的希望,或者是百分之百的失望。在用配音诠释着些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到这些故事背后的人文关怀,关注到故事的旁观者和故事中主人公在听到这个故事时的反应。
要做好这些,配音人员应该把握住一下三点:
1人文关怀
配音人员不是高高在上的文件传达者,当然更不是犄角旮旯里小道消息的传播者,而是这一个个活生生故事的旁观者、洞悉者,思考者,最后才是讲述者。当一个个故事以稿件的形式在他(她)面前回放的时候,他(她)应该做到聪明、睿智、机敏——故事中主人公的一举一动,故事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他(她)都尽收眼底并且悉数洞晓,同时又不动声色。
配音人员虽然接触的是稿子,阅读的也只是稿子,但是他(她)应该比记者更懂得这个故事发展的轻重缓急,故事主人公想要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记者想要表达出来的喜怒哀乐,以及配音人员自己想要表达出来的喜怒哀乐,在杂糅之后用配音的形式将这个故事诠释出去。也就是说,用配音诠释过的故事应该是夹杂着配音人员人文思考后的故事。在这里,配音人员应该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否则往往容易在配音时流于猎奇。
2有趣
有趣非常重要,但也容易做得非常肤浅。有趣只是配音时候表面上呈现出来的一种风格,而不应该仅仅是这档新闻节目的风格。有趣只是一种载体,它的作用是紧紧抓住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注意到这个故事,关心这个故事,最后才能回味出这个故事背后的人文精神。在用配音来诠释民生新闻的时候,如果连“有趣”也做不到,这个配音首先就抓不住人们的注意力,一个连人们注意力都抓不到的故事注定是失败的。
3让接受这个故事的人忘记配音人员的存在
受众接受的只是一个故事,而不是讲故事的人。在民生新闻配音中,最高的境界应该是让受众不受配音人员的打扰接受一个故事,也就是说,在受众接受完这个故事后,回味的只是故事本身和故事背后包含的内容,而不应该还夹杂有配音人员的语音、语气、腔调、情绪等等一系列属于配音人员的东西。通俗一点说,配音人员在配音的过程当中的情绪、语气、腔调都是为故事服务的,应该适可而止,不应该过“度”,当配音人员恰到好处的将这个故事宣讲出来以后,应该立刻停住所有的技巧悄然身退。
个体风格与新闻栏目整体风格的统一
1琐事型
这是居民身边发生的零零碎碎但却关乎日常生活的事情,例如居民家中暖气管道破裂被淹,社区排污管道被堵,村子里出行道路不便等等。这样的事件不管记者在稿件中怎样下笔,配音人员都应该围绕“关怀”这一点来进行配音诠释,配音时声音宜轻快平稳,语速要快慢结合,情绪要在柔和中略带焦急。
2突发灾难性事件
这个题材的稿件在民生新闻中不多见,但绝对是重头稿子,因为这样的事件往往是很多人关心的重点,例如大货车翻车司机被困,雪天四车追尾,村庄突发大火等等。这样的稿件也一般都是通稿,要在通稿中通过配音诠释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民生配音人员必须要做到:声音宜低沉但不能冷静,语气中渗透着对受伤人员的关切之情,语速要快慢结合,声音宜稍稍激动,情绪宜小小的紧张。
3邻里百家故事型
这种类型的故事最多见,这样的故事或者是悲剧或者是喜剧,也都是市民关心的题目。用配音诠释这样的故事,可以适当借鉴评书的风格,语气或者夸张,或者调侃,或者娓娓道来,或者一波三折。
端午佳节手缝香包
4怀旧故事系列
这样的故事宜采用富有磁性的低沉语音去进行配音。语速要缓,语音要有磁性共鸣。这样才能把受众带进记者想要带进去的那个时空,从而更好的感受记者笔下的故事。当然,这样的稿子也容易遇到一些不容易听清楚的生僻字词,这时,配音人员要更加放缓语速,逐步加重语气但又不能露出痕迹,这样才能让受众放缓思考,有一个琢磨的过程。
总之,民生新闻中,配音的再创作是非常艰苦的,需要配音人员不断学习,不断体会,不断实践,才能更好地诠释一篇篇民生新闻稿件,传必求通。
播音主持网( 冀ICP备16000457号 )基于Discuz!X3.4开发
© 2011-2015 cnbyzc.com技术支持:新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