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越来越快,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新的焦点开始备受媒体的关注,中国电视第三次革命的到来让人们对“新闻”有了新的认识。关注我们身边的事,关注弱势群体,体现民生色彩,让老百姓从电视上看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新闻的情感价值、娱乐价值和实用价值成为民生新闻新的看点。而这样的新闻文体也对播音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民生新闻的播音就要更富有交流欲望与亲和力,从中体现对受众的人文关怀。这篇文章就民生新闻的产生背景、发展前景,以及播音员在这类新闻的播报中应该注重的人文价值进行了阐述。
一、民生新闻的界定
(一)什么是民生新闻
近年来,我国的各省市电视台纷纷出现了诸多“民生新闻”类型的新闻栏目,比如大家熟悉的江浙地区的《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绝对现场》、《1860新闻眼》、《阿六头说新闻》,还有辽沈地区的《新北方》、《直播生活》,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济南台的《今晚20分》等。甚至有人把“民生新闻”作为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可以看出民生新闻成为了现在传媒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么民生新闻为什么那么热呢?细细想来,它不同于其他类新闻之处就在于多出了“民生”两个字,这一加上民生,新闻的受关注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那么何为“民生”呢?《左传》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民生新闻》表述人民的生计问题,古人使用“民生”一词,大多指百姓的经济生活。孙中山也在《民生主义》第一讲就给“民生”下了个定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重整旗鼓,群众的生命。”现在所谓的“民生新闻”主要指那些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贴近民生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新闻报道。“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者主要针对“国计”,前者则主要针对“民生”。
(二)民生新闻的新背景和发展前景
自从陈鲁豫在《凤凰早班车》中开了“说新闻”的先河之后,这种“说新闻”的播报方式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入人心,并且迅速发扬开来。之所以能够被广泛采用,就在于这种新闻形式体现了人性化、人文关怀的精神。党的十六届六中上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全会《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主要体现在:
一是心理和谐,二是人与社会自然和谐,三是世界和谐,四是辩证和谐。这种政策导向为民生新闻这种新闻形式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在这种大环境下,老百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老百姓的生活自然也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民生新闻的出现就是很好的证明。我们在李幸的《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一文中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她将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的出现,喻为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第三次革命的意义包括一些新闻价值观的变化。什么是新闻?在这次革命里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一定是政府国家的事情才是新闻,邻里纠纷老百姓的事情都是新闻。” 这就说明,民生新闻不仅开始受关注,而且还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民生新闻的人文精神
首先,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
其次,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也就是说在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真切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同时在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而且民生新闻的服务性也很强。加拿大的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过著名的论断:媒介即信息。
他鲜明地指出了受众从媒介中寻求的东西是信息资讯。从某种意义上说,民生新闻的服务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为受众提供的有效信息上。民生新闻往往被亲切地称作“老百姓自己的新闻”,这其中蕴含着民生新闻服务民众的价值理念。民生新闻就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下,以服务化的理念来关注民众生活,让新闻变得可看、管用,让民众产生一种带有期待值的“约会意识”。
再次,民生新闻报道中关注的“人”,不仅包括社会精英,更是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普通群众。他们既是电视新闻最大的受众,也是我们电视新闻报道中首先应关注的对象。近年来民生新闻的火爆正是得益于将“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江苏卫视的《南京零距离》,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济南台的《今晚20分》等一大批民生新闻栏目应运而生。比如说《停水一周为哪般?》、《今年草莓提前上市》、《天然气明年进南京厨房装修应有远见》、《祛痘产品导致长痘》这几条新闻,单从题目上看就将百姓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当作了报道的重点,节目中还包括诸如婆媳间的不和、坐了出租车不给钱、谁家的老人走丢了、还有街上的流浪儿用什么方式行窃等等。话题囊括了社会生活、家长里短、以及伦理道德范畴的各个方面,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当然新闻报道中除了对老百姓衣食住行给予更多的关注外,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坚持关注新闻事件中人的命运。而这一种变化体现的实际上是新闻工作者受众意识的加强,是一种为普通群众服务的人文关怀。电视新闻最终的传播环节是给“人”看的,因此它对人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社会有何效果也就成为衡量其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
1.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更加贴近和关注人民的生计,更加服务公众、关怀百姓的生活,因此“民生新闻”这个概念里包含了人文精神,正是这种“把老百姓的事当作事来看”的新闻,体现了和谐社会中的人文观念。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首先就是选题、切入角度的问题。民生新闻报道要贴近百姓情感、要“万家忧乐上心头”,报道一定要起到传播积极健康的文化理念和审美情趣的作用,让电视民生新闻成为人们精神家园的守望者。这就是一种“人文关怀”。
所有民生新闻报道都有新闻当事人,因此,要在民生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应更多地去关注新闻事件中人的命运和人的价值。
2. 人文关怀的技术处理
其次,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中要体现“人文关怀”,就要重视技术处理环节,也就是充满人性的电视画面的剪辑和处理。同时,民生电视新闻报道要体现“人文关怀”,必须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和感染力。我们的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只有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并让其产生模仿、复制的欲望,这一传播才算是成功的。电视是线性传播,稍纵即逝,要准确地传递信息,像人对人的口际传播一样,有个很好的办法,即多用现场声、现场采访,让多个目击者、知情者叙述同一情节过程,形成环环相扣的讲述链。例如:《拉呱》节目中曾经报道过的城乡交界处出现车祸事件,路过行人好心的拨打120急救电话救助车祸中受伤的人员。在这则新闻中,编辑就将现场同期声以及伤员的伤势、好心人焦急的表情串联在一起来让受众真切的体会新闻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样还原现场、还原事件,最生动、准确,也是观众比较能接受的一种表达方式,对观众来讲是一种人文关怀,至少能让他们知道事件的本真情况。
二、播音工作中的民生意识
近年来,关于民生新闻的研究铺天盖地、势不可挡地进入理论界,但是对民生新闻播音的人文取向的研讨并不多。在思考民生新闻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同时,作为一名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我想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着重关注民生新闻播音的人文取向。
我认为,民生新闻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如此蓬勃的发展,是因为它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播音工作中,也要坚持这种“三贴”
的原则,才能够将民生新闻播好。
(一)坚持平民的立场
播音员、主持人要树立与观众平等的观念,以平视的眼光看待新闻事件以及事件中的人物,关注人的命运,关心普通人的真实生存状态,发扬平实诚恳的作风,真正做到与受众心心相印。具体到播音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内地的主流电视媒体长期以来习惯于模仿中央电视台,在播音时追求字正腔圆、四平八稳,但是这显然不适合贴近性强的民生新闻。在宣传上,我们一直提倡“三贴近”,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正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很好体现,与之相应的表达方式也必须要去适应民生新闻,这就需要主持人、播音员有亲和力、需要平民化的主持风格。新闻播音的行为必须是严肃的、认真负责的,这样观众才会产生信任感,但是严肃不等同于板着脸、端着架子,而是指庄重性。板着脸、端着架子会给人感觉高于受众,不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和观众就有一种距离感。同时,播音员、主持人叙述新闻事件应该有声有色,有新鲜感,以一种比较亲切的态度来表达新闻,以避免生硬和刻板。当然每一则新闻有每一则新闻的政策分寸和艺术分寸,针对不同的新闻,应该有不同的播报热情,这种播报新闻时的热情是有分寸的,既不能言过其实、故弄玄虚也不能随心所欲,轻描淡写。
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人本思想,在我们国家近年来更是得到充分而全面的认识。电视新闻向“人本思想”的回归,使得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电视新闻开始从官方“立言”
角色向为民“代言” 角色转换。“代言”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尊重人的权利、关心人的需要,强调人权和人的社会地位平等,这些都符合人本思想的要求。在人本思想的影响下,电视新闻从内容到形式,从常规报道到各种节目形态都呈现出了“关注人、表现人、为人而存在”的面貌。因此,我们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改变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思维模式,强化以人为本的平民意识,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重视每一个人的生存意义,坚持平民立场、坚持平民化的主持风格。
(二)真正让受众听明白
可以说播音是电视媒体连接观众最直接、最活跃的交流中介,新闻传播中记者的采访、写稿、编辑等等环节,都需要通过播音员的播音来传播出去,因此播音要把是否能让观众听明白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新闻播音又是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中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它需要语言功力扎实、心理素质成熟、知识面广、政策意识强的播音员、主持人,这些因素都直接与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如何紧密相连。
首先,语速要适当。现代化进程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了,这也要求各行各业提高效率、加快速度。似乎是为了适应观众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不少新闻节目的播报速度也是越来也快,但是快并不是目的,快也要时刻以观众是否能够听明白为前提。而且,很多新闻节目都强调信息量,新闻节目的播音也大大“提速”了,新闻播音从最早的平均每分钟160个字到现在的平均每分钟280个字。我们觉得中央台国际频道的播音员徐俐的语速非常快,但是实际上,徐俐的语速是每分钟340字,与刑质斌、李修平差不多,刑质斌是每分钟325字,李修平是每分钟345字。徐俐播音时的快是节奏上的快,应该重音或停顿的地方,她一样慢了下来。另外,不论是徐俐,还是邢质斌、李修平、李瑞英,她们的嗓音条件和业务素质都是出类拔萃的,音色亮、音质纯、吐字归音清晰圆润,在这些条件下提高速度,不太会影响传播效果。但是如果一味加快速度,走入“动嘴不动脑、张嘴念稿不动心”的歧途,播出的内容含混不清、没有什么具体感受,这样就是得不偿失了。所以应该把握住民生新闻的受众特点,播音员、主持人以目标受众群的感受力为尺度,选择合适的语速,字斟句酌、清晰明快既不拖泥带水也不囫囵吞枣,保证把“音”和“义”同时送到观众的心里。
(三)关注受众 加强互动
新闻是对“重要事实”的报道。多年来,我们对此的理解似乎存在这样一种偏差,总认为新闻报道的是“重要事实”,我们只要能说清楚事情的五个“W” ,就算是一条合格的新闻,但这其实只是新闻报道的初步要求。我们知道,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新闻的重心落脚点应该是“人”,是新闻事件中人的作用、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以及事件对人的影响等等一切关于“人”的因素。更何况新闻最终是给“人”看的,要体现栏目的人文精神,就要去关注受众,加强与受众的互动。高尔基曾经说过,一切文学都是人学。我们也完全可以讲,一切新闻也都是关于“人”的新闻,因此,在民生新闻报道中要体现人文意识与人文关怀,让我们的新闻主动去注重人、贴近人、关照人、关心人,去尊重和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这应该成为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自觉意识。民生新闻关注的“人”,自然就是“广大群众”,是社会上最普通的广大老百姓。他们既是电视新闻最大的受众,也是我们电视新闻报道中首先应关注的对象,是主角。我们的新闻是做给他们看的,我们的新闻也就应该把镜头对准他们,努力把握住他们的思想脉搏与情感变迁。
我们知道,要使我们的民生新闻节目最大程度上为观众接受并认可,为他们关注并喜爱,就必须要加强与广大老百姓的联系,因此,在主持的过程中还要加强与观众的互动,采用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在这里,“民众话语”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报道民生内容,如采用一些符合普通百姓接受心理与接受能力的“软性”表达,特别是在电视民生新闻中,主持人多采取“说新闻”的形式,使观众产生“拉家常”的亲切感和收视愉悦。二是让民众在新闻报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再加上电话热线、短信平台等交流形式,使媒体成为民众言说公共事务的公共领域,较好地发挥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在创建良好的舆论氛围功能方面来看,可以说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就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观众积极性,尽可能发挥电视媒介的特长,积极引导观众参与,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互动,让观众感受到人际传播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使观众成为传播链条中的一分子。正如传播学者乔治•米德所说的:“传播的理想状态是受众对传播者态度的强烈共鸣和大量复制,任何传播都必须依赖这种合作,必须以个体本身积极参与的某种合作作为参与交流的惟一可能基础。”
现代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方向是互动,节目与受众的互动,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那种主持人总是呆坐在演播室里,观众只见画面不见人的模式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四)亮出自己的观点
任何一条信息、任何一则新闻都必定是有所为而传播,虽然“无态度”本身也是一种态度,但是如果播音员、主持人追求平淡、毫无态度的话,这样的传播者就成了生活的旁观者,而这样的播音也可以说成了文字的传声筒。在传播效果上来看,我们的观众不喜欢这种传播方式。现在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现场直播以及主持人在演播室与现场的记者、外地嘉宾的连线等,就很受观众的欢迎,原因是这种方式符合共时性传播的特点,更加及时、更加真实客观,从而满足了观众的知情权。目前,有不少的民生新闻都采取了直播的方式,同时适当地增加了主持人的评论和个人感受。但是,由于在直播的状态下,主持人缺乏系统思考,所以评论不一定句句得当,因此有人会反对在新闻传播中有个人感受,但是我认为,在民生新闻中,主持人完全是有话可以说说的,这种形式可以说是类似于“编者按”、“小评论”,播音员、主持人适当亮出自己的观点,这对于突显栏目的特点、表达编者的观点以及引导社会舆论是非常重要的。把正确的是非褒贬的观点流露出来,更容易使传受双方达到“认知共识”,同时也是栏目人文精神的体现,但是在亮出自己的观点时不要说的太多,太随意,要恰到好处。所谓语多有失,严重的甚至会带来不良的后果。这也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驾驭能力,政策性强、心理素质成熟。具备这些优秀素质的播音员、主持人还要有与民众心心相印的感情,而正是因为有这种感情,播音员、主持人才会在主持节目的时候,能够融入自己全部的感情去批评和抨击社会丑恶现象,为弱者伸张正义,关注民生疾苦,真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比如说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拉呱》,它的主持人在节目中嬉笑怒骂,以幽默的方式评说家长里短、是非对错,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欢乐。主持人在抨击社会中存在的某些丑恶现象时,用语辛辣,毫不留情。他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拉呱》栏目从2005年11月31日开播,改变了山东人下午不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原来下午17:30的收视率只有一两点,《拉呱》开办以后很快升到5%以上,现在稳定在5%~7%,济南地区在8%~10%,市场占有率在济南地区达到80%。在节目中亮出自己的观点、体现人文精神,还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把握正当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着眼普通老百姓的精神环境与时代心理,体现大众化的伦理道德准则与美学原则,真正担负起构建社会伦理道德新秩序的重任,不断地奉献给观众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引导激发他们积极向上。
三、市场竞争要求民生新闻人文化
在电视产业化、市场化的今天,电视媒体竞争不断激化,不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地方台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而重视新闻播音时人文取向问题,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寻求与观众人性化的平等交流,解读普通人的生命意义,增强新闻传播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精神,也就成为了电视媒体应对激烈竞争的一种策略。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借助于政治改革的推进和法制建设的完善以及公众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将目光投向了“人”本身,关心人、表现人,电视新闻报道传统的思维模式渐渐被打破。节目中更加重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意义,体现人文关怀,增强沟通互动意识,尤其是民生新闻的播音更是呈现出种种温情表述的语态。我们知道,民生新闻是在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质是以人为本,民生新闻正是建立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把事件对准了与群众利益最直接、最密切的视角上,突破了传统宣传方式,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可以说其优异的收视表现为民生新闻做了最好的注解。
综上所述,民生新闻这场呼之即来的及时雨给和谐社会的大背景还有人民的实际生活都带来了不同凡响的改变,人们被重视、受关注的满足感得到提升,而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需求也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更加人文化、更富于亲和力和交流感的播音风格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
播音主持网( 冀ICP备16000457号 )基于Discuz!X3.4开发
© 2011-2015 cnbyzc.com技术支持:新奇网络